近日,四川夹江茶叶出口“中—吉—乌”专列首发仪式在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华义茶业有限公司举行,本次出口共计35个集装箱,815.5吨茶叶,货值264.65万美元。

出口专列
长期以来,夹江县立足资源禀赋,坚持“产才一体”,通过以茶聚才,广纳贤才的方式,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社会化、集群化出口茶产业,成功创建为“中国绿茶出口发展第一县”,夹江县农民人均因茶收入超过1万元。如今,茶叶是夹江县的一张重要名片,小小一片“茶叶”成为夹江县富民强县、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采用“项目+科研”的模式,强化外部赋能、激发内生动力,制定支持茶产业发展政策,助推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打造产业创新联合体。同时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校地、校企合作,打造茶业专家工作站和产学研实践基地,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等高层次专家开展茶业技术科研和成果转化,形成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一体化“产才平台”,为夹江县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为了使茶产业发展走得更宽更广,夹江县积极开展茶产业人才交流活动,连续在夹江举办三届中国国际绿茶出口发展论坛,邀请茶行业专家人才进行交流研讨,为夹江绿茶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为进一步促进茶产业人才技能提升,定期选派技术骨干到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茶叶种植技术交流,并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开展现场指导。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指导等方式,年均培训茶叶技术人员1000余人,使农户能高标准掌握茶叶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技能。

夹江县精制川茶出口示范基地
当前,夹江县正力推茶产业形成集茶叶种植、加工、文旅、电商等多个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已建成的天福观光茶园、绿山针茶旅基地等4个茶旅融合项目,“百里茶乡”等19个茶文旅融合景点加快规划建设。
为确保多产业更好地融合发展,夹江县着力打造茶产业人才工作“1+1+N”模式,通过建立专家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电商孵化工作室等服务平台,为人才搭建起“人尽其才”的专业舞台。
一片茶叶“染”绿一方山水。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美好画卷正在夹江徐徐展开。
(记者 蒋培路,图片由夹江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