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这些深山野茶成了致富“黄金叶”!
来源:中国绿茶网 发布时间:2022-4-27 10:51:25 阅读:1043
春风拂动,茶叶飘香。
在恩平市大田镇黄亚山茶园里,
采茶工人们在茶园里忙碌着,
争分夺秒地采摘这一时令的“黄金叶”。
近年来,恩平市依托地域优势, 加快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茶动力”。
现状
产业蓬勃发展
恩平名品自信“走出去”
大田镇、大槐镇、那吉镇是恩平市主要茶叶产区。这三个镇地处恩平市西北面,与阳江市阳东区、阳春市和云浮市新兴县接壤,种茶区域位于七星坑原始森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属于天露山余脉,生产区四周20公里内无工业生产,空气质量优良,加上区内云雾缭绕,日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茶叶生长。据统计,目前,恩平市茶叶种植面积约233.3公顷(0.35万亩),年产量120吨,产值3000多万元。 恩平市黄亚山茶庄
为了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
恩平市按照“一镇一业、一乡一品”的
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 一方面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着力引导企业做好品牌认证,打造了恩平簕菜、恩平红茶等一批“恩平字号”名优茶产品,3个茶叶类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恩平簕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公共品牌形象影响力不断增强,特色茶业产业效益显著提高。
◎ 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恩平市的茶业企业参加各类展会,让恩平品牌自信“走出去”,其中,恩平红茶在2020年广东春茶品鉴活动中广受好评。
将茶产业发展
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积极扶持一批产业带动性强、
市场竞争力强、
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恩平市雪荘茶厂牵头的恩城街道塘劳村簕菜入选广东省2019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恩平市黄亚山茶业专业合作社牵头的大田镇上南村茶叶入选广东省2020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
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提高特色农产品
生产经营合作水平。
大人山簕菜专业合作社、金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欣荣簕菜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先后兴起,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带动当地农户种植簕菜脱贫致富。恩平簕菜产业园成为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力推动整个簕菜产业链的发展。
此外,恩平市还积极提升各个茶叶合作社的农业标准化水平,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结合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等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的规模化实施、规范化作业,茶类作物绿色防控总体覆盖率超过85%。
特色
积极推陈出新
培育打造独特茶品牌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品种繁多。敢为人先的恩平人,在传统制茶工艺的基础上,培育出了不少独具恩平特色的茶品牌。
山野菜变成养生茶
近年来,簕菜茶频繁出现在省、市各大展销会,是恩平最具代表性的特产之一。看着如今的光景,谁能想到,在40年前,簕菜还是一种在恩平山间默默无闻的野菜。 图源 簕菜文化创意园
恩平人采摘食用簕菜的历史由来已久。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有清热解毒、降胆固醇等功效的簕菜更是越来越受到当地市民的喜爱,并慢慢成为外地游客来恩平必点的一道特色菜。20世纪90年代开始,聪明的恩平人将簕菜进行加工,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簕菜茶,并受到市场欢迎。曾经的山间野菜,由此迈出了产业化的第一步。 近年来,随着恩平簕菜名气不断提升,恩平簕菜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恩平有5家簕菜生产加工企业和3个簕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6个商标品牌。多家企业的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也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和各级荣誉奖项。
恩平市雪荘簕菜茶厂,是最早研发并推出簕菜茶的加工企业之一。恩平市雪荘茶厂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簕菜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茶厂创始人李雪荘从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学习制茶,成为最早一批量产、制作簕菜茶的人。
该茶厂发展至今,已由第二代传人李劲新接手。更年轻、更富有创新精神的他,在父辈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结合当下年轻人喜欢的口味及市场需求,开发出柠檬簕菜茶、柠檬红茶桂花红茶、桂花簕菜茶、玄米簕菜茶等,成为市场里的“网红产品”。 图源 簕菜文化创意园
培育出寓意深远的“爱国茶”
煮水、烫杯温壶、茶叶入碗、冲泡、封壶,而后倒茶入杯,杯中的茶汤色清澈,入口回味甘甜。“尝尝我们培植的品种‘和香一號’,入口会有天然花蜜的香味,生津回甘。”在黄亚山茶业专业合作社的品茶室,总经理黎统生给记者介绍着他们自主研发制作的招牌茶。 图源 黄亚山茶业
黄亚山茶业专业合作社的前身是黄亚山茶场,始建于1979年,茶园种植面积超过26公顷(400亩)。多年来,茶园先后引种了云南大叶茶、宋种单枞、金观音、丹桂、铁观音和台湾金萱等品种。在众多品种中,最让黎统生引以为豪的就是他们培育的“和香一號”。 图源 黄亚山茶业
“和香一號”是该合作社前代“掌舵人”黎润才历时多年研发培育的新品种,还申请了专利,背后蕴含着浓浓的爱国情怀。“‘和香一號’是以云南大叶作为砧木、台湾金萱为接穗而培育出来的品种,因此名字中含‘和’字,寓意祖国统一,繁荣昌盛。”黎统生介绍道。
目前,黄亚山茶业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超过26公顷(400余亩),主要栽种云南大叶茶、宋种单枞、金观音、丹桂、铁观音和台湾金萱等优良品种,成品茶叶年总产量近8000公斤。2020年,黄亚山茶叶“一村一品”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发展项目。与此同时,该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产业,让茶叶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金叶子”。 图源 黄亚山茶业
思路
致力谋求突围
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虽然近年来恩平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和国内知名茶叶生产基地相比,恩平茶产业基础依然相对比较薄弱,茶树种植面积不大,茶叶产量、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销售渠道单一等。
在传统茶叶品种中,恩平市茶叶发源是基于20世纪70年代大槐镇华侨农场时期种植的云南大叶种茶树,但新兴的茶叶以簕菜茶、柠檬茶为代表的新式茶饮,想在传统赛道上和云南、福建等国内茶叶大产区竞争,并取得市场认可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作为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茶的国家,
我国的茶品牌如天上繁星般数不胜数。
“恩平茶”想在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中
谋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走出自己特色之路。
▼
探索产业融合 发展新式茶饮
恩平市雪荘簕菜茶厂,是最早研发并推出簕菜茶的加工企业之一。李劲新作为恩平市雪荘簕菜茶厂的新一代掌门人,从2018年开始构思创建的恩平市簕菜文化创意园,得到了省市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产业园建设已初具规模,占地面积约21公顷(308亩)。该产业园结合传统农业进行创新,打造地域特色农业,走出簕菜产业发展新路。 图源 簕菜文化创意园
当下,李劲新已不满足单一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近几年,李劲新把“做”簕菜向“玩”簕菜转变。凭着家族20多年深耕簕菜产业的基础,李劲新看到了产品附加值,以及依托产品衍生的文化产业,提出了打造恩平市簕菜文化创意园,以恩平特色簕菜文化、文创手作、非遗传承、自然教育以及农学体验为主题的产业园模式,打造推动簕菜及农产品销售强大的平台,以“农业+文化+旅游”的模式,率先建立起恩平市内首个以农产品为主体内容的农业产业园项目。 图源 簕菜文化创意园
“现在市场需求已经发生变化,卖单一茶制品或者簕菜鲜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要通过文化导向,旅游配套,再进行农产品销售,一个全生命周期闭环才能有效推动产业化发展。”李劲新说。
目前,恩平市雪荘茶厂、恩平市簕菜文化创意园已发展成为一、二、三产融合的恩平市簕菜产业龙头企业。为了把创意园推广出去,李劲新还融合了当下火爆的短视频宣传方式,自己制作短视频、写网络推文,在各大热门App平台进行自我包装宣传。当下,创意园已成为恩平地区最为热门的乡村游地,不少自驾游客特意前来露营,还吸引不少学校研学团前来体验恩平簕菜茶、恩平烧饼、恩平濑粉等非遗产品制作,感受农家生活。 图源 簕菜文化创意园
关于簕菜茶的发展思路,李劲新还有不少新的想法:“如果基于恩平侨乡的特质,借助侨文化和侨渠道发展新式茶饮,从新的赛道突破应该是有很大的机会。例如新会的柑普茶(小青柑),是非常好的例子。将陈皮和传统普洱茶结合,开发出的新式茶饮开拓了百亿市场,而起源于江门的喜茶更是坐拥千亿茶饮市场。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新式大众消费茶饮还是以国外的品牌为主导,如果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年轻人调性的新中式茶饮,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抢占国外的市场。”
申请有机认证 助力品牌提质
黄亚山茶业专业合作社一直在求新求变。黎统生表示,未来该合作社将重点在品牌提质和文旅融合上进行探索。 黎统生对新采摘的茶叶进行萎凋
品牌提质方面,该合作社从2020年开始便申报国家有机茶认证,按照相关规定,有关方面将对其进行为期3年的审查。“申报有机茶认证,对我们茶叶种植、制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申报成功后将大大提升茶叶品牌力和市场价值。2021年8月,我们顺利通过首次评审,今后将继续努力,争取明年8月成功拿到有机茶认证。”黎统生表示。 在距离黄亚山茶业专业合作社不远处,有一排废弃的房子,这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留下来的,已经废弃多年。
黎统生正计划利用这一遗址,进行文旅融合发展的探索,他表示:“这里面积约3000平方米,有23间房。我们计划在这些知青宿舍的原址进行改造,打造复古式的民宿,引入亲子游,采茶、制茶体验,农家乐等概念。目前正在寻找有实力的合作伙伴。”
来源:江门日报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