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思维”如何打破楚茶发展僵局?
来源:中国绿茶网 发布时间:2021-11-13 10:04:39 阅读:828
《志远读城》:湖北用“产业链思维”整合全省资源,推动“茶产业链”建设,打破楚茶发展僵局,暗涵互联网思维基因,也契合时代发展需要,令人振奋。充分体现了湖北在移动互联时代,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
昨日,湖北省茶产业链推进会在汉召开。省政协主席黄楚平表示,每年将整合至少一个亿资金来推动湖北茶产业链建设。全省将集中力量重点培育“五绿一红一黑”七大茶叶品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在现场作报告时颇为兴奋:以产业链为抓手,楚茶的发展,找到了正确的路径。他和中茶所副所长江用文一起,认真分析了楚茶目前所遭遇的困境及僵局。
产业链是“产业价值链”的缩写。“价值链”理论是由世界著名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是观察产业发展优势和劣势的有效工具。
纵观大国经济实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链的竞争。产业链特别是关键领域的产业链,牵一发而动全身。用“产业链思维”来促进产业发展,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推动经济发展的思维模式。
“产业链”的关键是“链”。而“链”的精髓与互联网思维不谋而合。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连接、开放、分享”。只有通过连接,才能让优质资源变得更优,让沉寂的资源重新发挥出它的价值,让不同的资源进行碰撞,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用“产业链思维”来推动湖北茶产业的发展,必然开创楚茶的新局面。

今年3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时,提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那么,产业链就是其中的关键。只有建立高效而且稳定的产业链,才有可能实现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的深度融合。
具体到楚茶产业来说,只有运用“产业链思维”,我们才能拓宽发展茶产业视野,把目光从只盯着名优茶的“独木桥”上挪开,在整个茶产业链条上寻找新的突破口。促使各茶区结合自身的优势,进行多点探索,多点尝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湖北茶产业创新成功的概率。
只有运用“产业链思维”,我们才能站在全省、全国甚至世界茶产业发展大局上,重新审视湖北茶产业资源的各种优势、劣势,重新梳理发展思路,才有可能破解发展茶产业的陈腐观念,找准推动茶产业发展的方向,把握住茶产业发展的脉搏。

只有运用“产业链思维”,我们才能将湖北茶产业种植范围广、面积大、总产量高,涉茶人员多,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优势,与变化多端的市场需求,与移动互联时代营销模式数字化、虚拟化的大趋势结合起来,重新构筑湖北茶产业价值高地。
只有运用“产业链思维”,我们才能有效结合“政、产、学、研”,将多方的力量,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上,产生化学反应,共同努力,推动湖北茶产业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不断超越。
可喜的是,继今年5月省人大出台《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之后,《关于实施品牌战略,推进茶产业链发展的若干措施》,也将近期出台。该《措施》将用12项具体扶持手段,用真金白银来促进湖北茶产业的发展。
今天,湖北省茶产业链建设推进会的召开,与会人气旺,大家情绪饱满,斗志高昂,开端良好。这让我们对于楚茶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吴志远 湖北省茶叶产业链专家团成员、湖北自媒协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自媒体研究中心主任)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