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茶算好茶?一杯好茶是怎么制出来的?极目新闻记者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全国茶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绿茶)总决赛上,见证了来自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0名制茶能手的匠心比拼。
这次绿茶界的巅峰论剑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举行,主办方是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极具权威性和专业性。
组委会工作人员梁超杰介绍,本次竞赛是国家级二类竞赛,主要从理论知识、拼配技能和制茶技艺三个方面全方位考核选手。杀青、揉捻、提毫、烘干……在竞赛现场,为炒出一锅好茶,选手们各显身手,比拼匠心技艺。茶鲜叶原料为当地茶农在指定茶园中统一采摘的鲜叶原料,从发放茶鲜叶、进行制茶到交付茶样,全程控制在12小时以内。根据干茶的不同形态分为针形茶、扁形茶和曲形茶三类,选手们自行确定最擅长的茶叶类型进行制作。
9月25日上午,60份样茶编好号后,由高校教授、茶企专家和茶叶学会成员组成的裁判组,根据炒制出的茶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等对成品茶品质进行综合评定。
为了选定最优外形和最好汤色的茶叶,裁判们反复修正给分,最终评出金奖3名、银奖9名、铜奖18名。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大赛副裁判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茶业专家肖力争说:“本次赛事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制茶技艺的同时,面向全国一线制茶工人选拔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赛事的专业性、权威性、实用性兼备,保证了赛事结果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