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茶业资讯  |  绿茶企业  |  供求信息  |  展会信息  |  机械茶具  |  茶与健康  |  茶艺茶道  |  绿茶产地 |  广告服务 
信息快递
 
    茶与健康     
    行业标准     
    茶艺茶道     
    绿茶产地     
    展会信息     
    茶业资讯     


凤冈大力发展茶产业 建设生态家园

来源:食品商务网     发布时间:2009-4-6 17:24:39   阅读:960

 

    3月19日19点14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喜看农村新貌——贵州田坝村有机茶叶绿了青山富了农》为题,通过两分零四秒的时间,突出报道了凤冈县田坝村近10年来,在保护建设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推进有机茶叶种植脱贫致富的典型事迹。看到报道,田坝村孙家寨孙德礼、孙德义等几户人家,全家老少激动万分,走村串户奔走相告。 看完新闻联播后,专程从县城赶到田坝村的凤冈县委书记王贵说:“田坝村之所以能引起中央新闻媒体的关注,是因为田坝村的发展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实践证明我们选择‘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政策引动:3亿元资金扶一业

    初春的阳光下,在茶园里采茶的永安镇田坝村新华组村民周再焕,喜滋滋地向记者算了一笔收入帐:“嘿,不要小看这一亩二分地茶园,这两年每年收入1万5千块钱左右。我家6亩半茶园,平均每年总收入4万多元。”

    和周再焕家一样,在凤冈农村提起菜篮卖茶叶致富的农户已有2万多户,茶农来自茶叶的纯收入每年人均超过2600元。种茶尝到了甜头的周再焕感慨地说:“要不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像我们田坝村这种干烧地,不要说上中央电视台成致富典型,恐怕吃饱肚皮都难。”

    “10年前的田坝,是凤冈县的一个贫困典型。政府采取行政措施,强制要求群众种植烤烟,结果反而恶化了干群关系。”永安镇政府一位领导说,像田坝这种地方,种植烤烟根本不适宜。但是,田坝的地貌、土壤等又很能代表凤冈特征:地貌呈丘陵间平坝状态,绝大多数分布在海拔700至10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高。土壤呈微酸性,而且同时富含锌和硒两种元素,水、土、气三要素均为优越,是一个最适于茶叶生长的有利环境。

    如何利用土壤等环境优势实现科学发展?近10年来,凤冈县委、县政府审视资源,考察市场,探寻出路。在“开发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家园”绿色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茶富民、以茶兴县、以茶扬县”的发展路子,出台了50项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并连续5年由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资金,从育苗到种植、加工、品牌打造、文化宣传、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支持茶叶产业建设。

    同时,凤冈县在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县情的基础上,一改过去支农资金使用上的“普撒胡椒面”投入方式,选择8个茶叶专业村中的5个村为试点区,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财政下拨的800万元引导性资金和1323万元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有效整合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社会资金23109.42万元,重点投入良种育苗、新建茶园37个大项目近200个小项目,有力推动了茶产业发展。

    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激发了投资者热情,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到2008年,全县总计投入茶叶产业发展资金在3亿元左右,茶园面积已突破14万亩,茶叶加工企业近100家。

    用生动实践诠释科学发展

    “但是,光靠政府补助也不是万能的,毕竟政府财力有限,何况凤冈这样的吃饭财政县。”凤冈县政府一位领导介绍说,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的另一个新思路应运而生:拓宽投融资渠道,实行担保贷款,去年底又成立了现代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解决农村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

    凤冈县县长廖海泉说,茶园作为特色产业,茶园抵押贷款是完全可以操作的。在抵押贷款上,政府的主导性起推动作用,企业和茶农树立了诚信意识,金融企业又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变化,转变思想,推出新的金融产品,达到“多赢”。

    干部带动:公职人员下田种茶  前不久,记者走进凤冈县永安、新建、土溪等茶叶产业乡镇新栽的茶苗地里,当地群众在干部带领下忙于在地里补植茶苗。茶农们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我们这里的国家干部都要下乡来领办茶园,有他们在前头带路,我们跟着搞,销路、技术上的问题就不用愁了。”

    为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和解决群众种茶的技术等方面难题,凤冈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在职干部职工停职带薪下乡发展茶叶产业。同时,还聘请了孙德礼等37名茶叶种植大户(乡土人才)脱产进行技术指导,实行领导抓强村、干部包大户,技术人员指导到村到寨,服务到户到点。

    在县直机关工作的胡敏、冯黔凤两位女干部,筹集资金70万元,在龙泉镇柏梓坡上发展了1000亩的茶叶基地。县林业局邬海鸥等干部融入几十万元资金,在何坝乡凌云村田坝组发展茶园500余亩,在他们的带领下,周围群众自发加入种茶行列,全村发展茶叶上千亩。

    蜂岩镇小河村总支部书记黄国东,为带领和动员村组干部群众发展茶叶,逐家逐户进行思想发动,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取经学艺,以大户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共达1300多亩。其中50多户茶农种茶,50亩以上的11户,20亩至50亩的有18户,其余每户都在3亩以上,全部集中连片。他还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把在县城工作的梁国友等3人引到这里,投资90万元在小河村云上组新发展2100亩茶园。当地的群众拿出自家土地,在自家土地上打工,每个劳动力一天能挣50元,月收入1500元左右。

    发展茶叶较早的田坝村一带,在各级干部的组织发动下,许多农户将自家留下的秧地田也种上了茶叶。由于各级干部参与种茶,带领和动员群众种茶,全县规划的8个茶叶产业乡镇7个茶叶产业村茶叶发展势头良好。

    效益牵动:20余客商竞相投厂  在凤冈县土溪镇石坝村野鹿盖茶苗基地,提起陈胜建“陈老板”,村民们就赞叹:从2005年他入驻凤冈以来,已先后投入680多万元在永安、土溪建成茶园基地2100多亩,加工厂大约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

    在重庆、贵阳等地从事房地产开发的陈胜建,是通过在凤冈举办的首届茶文化节推介,改行到凤冈来做茶产业的。陈胜建在谈到自己来凤冈的初衷时说:“我之所以要选择凤冈投资茶产业,是因为这里不仅有好的政策,更主要是这里有良好生态环境,凤冈茶锌硒品质独特,是世界少有和全国唯一的。市场前景绝不比我投资房地产差。”

    凤冈县委宣传部长王全会介绍说,凤冈在实施“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这一战略中的系列优惠政策,以及全县优越的生态环境,让许多外地客商看到了凤冈农产品的发展潜力和商机,带着资金带着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入到了凤冈茶产业队伍。

    在贵州茶产业颇具实力的春秋茶业公司、黔风公司等,近年来迅即入驻凤冈建基地,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加工厂。凤冈寸心草集团公司董事长米刚,原是遵义市一家具有雄厚实力的五金电器企业的老板。从2005年开始,米刚先生将主要投资方向转向茶产业,先后投资近1600万元,发展1000余亩优质茶园基地,修建了200立方米的名优茶保鲜库,引进了中国最先进的茶叶清洁化流水生产线,建成了目前贵州省最具规模的现代化茶叶加工厂。

    自“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于2005年在凤冈成功举办后,凤冈茶产业招商引资幅度和规模就迅速攀升。截至目前,引进外地茶商20余家,种植大户50多家,引进资金近5000万元,建成规模茶叶加工厂7家,正在筹建的有4家,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建园面积达到了9550亩。仅在凤冈举办的中国西部茶海·遵义首届春茶开采节上,凤冈成功签约8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7亿元。(陈昌霖 曾坤 陈俊)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申请   

羊岩勾青 日照茶网 黄页网 聚养网

Copyright © 2006-2008 WWW.CNLV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山东东方太阳律师事务所  电话:0633-8922114、13863387797
Email:rz96114@163.com    鲁ICP备10016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