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2021年春季,全国茶行业迎来了热闹的春茶季,截止本月,已经有大量春茶上市。
部分善于观察且细心的新茶友,会发现普洱茶山头众多,一山一味的特点显著,而且在喝茶过程中也十分关注茶叶的品质,细到叶底、茶芽所带茶毫等。而其中长在叶背的银色茶毫和漂浮在茶汤中的细密茶毫也成为了新茶友关注的重点之一。
“茶汤中漂浮着很多绒毛一样的东西,是不是茶叶质量有问题?”
“还能不能喝?茶汤怎么不是那么清透呢?......”
首先,普洱生茶如果没有工艺和储运上的问题,茶汤色泽正常且透亮不浑浊,茶汤中漂浮着的是茶叶与生俱来的茶毫,并不会影响品饮,茶叶品质也是正常的;
其次,茶毫拥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会为茶汤品质锦上添花。
茶毫,俗称茶毛、茶叶绒毛,是茶叶嫩芽背上生长的细密绒毛,绒毛上富含茶多酚、茶氨酸等鲜甜类物质以及芳香类物质,制成茶品后,如果茶毫保留较多,会使茶汤品质有一定提升。
一般来说,茶叶嫩芽上都会有茶毫,而且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密集。而茶毫的密集度通常作为评判红茶或绿茶老嫩度的一个标准。
当然,也不是所有茶都是这个标准,如大家熟知的龙井茶,经过辉锅工序后,茶叶上的大部分茶毫已经被磨掉,形成了大家熟知的扁形外表,而且评判龙井茶的标准也不止步于茶毫细密程度,所以评判茶叶品质要因茶而异,不能单凭一方面。
从茶树的整体来看,鲜嫩的芽叶上茶毫是最多的,而且鲜嫩度、品质上是非常优良的。其次茶毫也会受到茶叶生长环境、季节、茶树品种、海拔、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同一茶枝上的芽叶,越成熟的叶片茶毫越少,完全成熟的叶片则几乎看不到茶毫。
回到古树生茶冲泡过程,我们会注意到茶汤是否透亮、色泽是否正常、是否浑浊等,其中因为部分山头古树茶本身拥有密集的茶毫,因此冲泡出来的茶汤会漂浮着细密的茶毫,影响茶汤透亮度,因此很多茶友会误将这样的茶汤当成品质差的表现,因而放弃品饮本身没有品质问题的茶品,想来觉得挺可惜的。
使用正常手法进行冲泡,劣质茶品的茶汤从始至终都是处于浑浊状态的;而茶毫较多、品质正常的茶品,则不会出现以上问题,反而越往后冲泡,茶汤越加透亮,茶毫同样会漂浮在茶汤之中,这样的茶汤才是品质正常的表现。
综上,茶毫并不是评判茶品质的唯一标准,而是通过茶叶整体表现来评判的。但通常情况下,茶毫多的茶品,茶叶采摘程度较嫩,茶毫上富含的营养成分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