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5日,康乐茶城的茶商王老板,呆坐在自己的茶店里,一个人泡着寂寞,王老板无奈地感慨:5天,3个客户进门,茶叶越来越难卖了。
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茶难卖已经是一种常态,以后还会越来越难卖,感慨茶难卖的人,也绝不止王老板一个。
然而,茶商觉得茶难卖的同时,茶客也觉得:茶叶难买,想喝杯合适的茶,真的太难。
想喝质量好的茶,可是,如今的茶叶市场,严重两极分化。真正的冰岛老班章,口感当然好,只是价格被炒得太高。
大多数人,一个月收入几千块,几万块一公斤的茶,真喝不起。而且,这些名寨古树茶,市场上也买不到真的(真的被富豪藏了,不会流入市场)。
要喝中高端茶。一饼茶大几百块,或者千元出头的茶叶,本来应该受到中产阶层的青睐。然而,这些人喝茶,藏着一点好茶,大多数茶叶价格200-400元/公斤。中高端茶的消费人群,其实相当薄弱,并不是中产阶层所对应的比例。
原因无非是:茶只是一种饮料,大多数茶客,选茶很理性,尤其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中年男人相当理性,家庭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虽然送他们几千元/公斤的茶,他们很乐意。但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花几千元买一公斤茶,他们也觉得茶价虚高。
对老茶客而言,茶虽然勉强算生活必需品,但饭更要吃。茶叶,可以退而求其次。相比现在花高价买茶,他们更期待,万一哪天降价了,多囤点茶慢慢喝。
再加上,茶叶真假难辨,买个磨烈茶,担心买到一饼台地茶。干脆挑便宜的买,这样就不会被坑了。
茶商也知道茶价虚高,茶叶卖不动。但是,多年炒作,茶叶市场已经积重难返了(现在要让某个地方的茶火起来,还得靠炒作)。
茶商,尤其是本本分分做古树茶的茶商,一年绝大多数收入都交给了名山茶农。如今的名山茶格局,茶农是地主,茶商是长工。
做真正名山茶的茶商,每年的大多数收入,花在了鲜叶上,茶叶做出来,茶价虚高,卖掉一部分,剩下的堆在仓库。
做其它茶叶的茶商,产能过剩大背景下,茶叶难卖。索性借用名山的知名度,什么茶都打上冰岛老班章。最后,茶叶虽然卖出去了一部分,但普洱茶的信誉,也被害惨了。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资本炒作,资本短时间内把茶价炒高了,但出来混,总要还的。加上普洱茶市场没有标准,为了卖茶,普通茶都冒充名寨。最后搞得,真正的名寨,名声很响,但味道,已经成了一个传说。
高端茶被炒得虚高,低端茶玩起假冒。透支了信任,玩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