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茶业资讯  |  绿茶企业  |  供求信息  |  展会信息  |  机械茶具  |  茶与健康  |  茶艺茶道  |  绿茶产地 |  广告服务 
信息快递
 
    茶与健康     
    行业标准     
    茶艺茶道     
    绿茶产地     
    展会信息     
    茶业资讯     


山水入画来 茶叶长飘香

来源:中国绿茶网     发布时间:2018-12-8 8:37:04   阅读:1380

 

    “如今村庄环境大变样了,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天天生活在景区里。”12月7日,现年85岁、家住章镇镇泰山村村民许爱姑指着家门口清澈见底的小溪对记者说。

    在地形图上,泰山村像一条飘带,自东西向南北镶嵌在虞南大地上。村的背面是长长的青山,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生态茶园;村的前面是美丽的隐潭溪。泰山村由西方、许宅和藕浦3个自然村撤并而成,共有560多户农户1700多人口。

    近年来,泰山村大做山水文章,一个富有特色的“3A景区村”呼之欲出。记者来到泰山村村委办公室前,一棵漂亮的古樟树夺人眼球。村党总支书记黎国良自豪地说,这棵需要五六个成年人合抱、号称“上虞最美古樟树”,是泰山生态村的标志,已有500多年历史。

    “村民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这棵古樟树。”黎国良说,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古樟树枝繁叶茂,蔚为壮观。前年夏天,古樟树被雷击后,村里拿出近2万元,不仅进行了大规模的剪枝“整容”,而且不断古樟树安装了避雷装置。

    在古樟树东侧,有一条长400米左右的蜿蜒小溪,见证了这个生态村的迷人风光。今年69岁的村民王林花正在溪边散步。她告诉记者,这条小溪清澈见底,水中游鱼可数,给村民生活带来美的享受。不少来自上海、杭州等地的游客惊呼,村里有这么干净的小溪,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了。

    原来,从隐潭溪一侧,村民引水入村,造就了穿村而过的小溪。村委主任竺余良告诉记者,为了让小溪水清澈见底,村里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去年初开始,投资1700万元,将村内家家户户的外墙进行美化,新建10个停车场,为七八个池塘建起栅栏等等,今年7月通过全市首批“五星达标村”验收;村里每年出资26万元,将卫生保洁承包给上虞大三元物业公司,该公司每天派出10名保洁员,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村里还聘请老党员王伯良为环境卫生监督员,每天进行巡视,全天候监督;出资120余万元,新建游客接待中心、钓鱼台、装配式仿古长廊、梅园入口和采摘体验园等等,向“3A景区村”阔步迈进。

    青山是大自然给泰山村的馈赠,针对拥有1000多亩茶园的优势,泰山村茶文化这盘大棋下得精彩。村里办起东园、健茗等3个茶厂,生产的翠茗茶、虞南龙井、芽头茶、米茗茶、灰白茶等远销全国各省市,出口东南亚。茶叶名扬四海,靠的是稳定的茶叶种植基地。

    竺余良种植有4亩多茶叶,由于培育得当,茶叶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年青叶子卖给茶厂,亩收入超过5000元,增收2万余元。”竺余良笑着说。像他一样,村里共有350多户农户种植茶叶,茶叶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近年来,泰山村积极从自身的传统历史、人文积淀、资源物产、地理风貌等特色出发,以“3A景区村”打造和“山水诗踪”精品线建设为契机,提炼泰山的文化瑰宝,以形象牌、创意墙绘、景观小品、文化宣传牌等形式展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美丽山村展现在我们眼前。

    小憩于茗香阁,细品醇厚香茶;穿梭于茶树间,体验采茶制茶;寻找农家饭馆,品尝原始风味……如今,泰山村从“盆景”变成了特色景点,画意山水,茶韵悠长,泰山村已成为章镇镇美丽经济发展线上的重要节点之一。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楼丽君 文 特约通讯员 阮佳波 摄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申请   

黄金芽茶叶 日照茶网 黄页网 聚养网

Copyright © 2006-2008 WWW.CNLV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山东东方太阳律师事务所  电话:0633-8922114、13863387797
Email:rz96114@163.com    鲁ICP备10016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