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贵州茶产业发展殚精竭虑34年,茶叶总产值361.9亿
来源:中国绿茶网 发布时间:2018-11-26 14:54:03 阅读:1610
1987年,雷山县开始批量生产绿茶,为了规范茶叶生产加工及茶叶产品质量,莫荣桂受命和甘榆才、朱志业两位老师一道,为雷山县茶产业制作炒青绿茶分级实物标准样,有幸选中脚尧茶创始人吴秀文老茶人负责生产加工的茶叶作标准基料,实物标准样有力促进雷山绿茶产业发展稳步发展。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贵州省农委、省茶办常务副主任胡继承指示专家组做现场技术指导,莫荣桂再次受命,与省茶所潘科博士、省茶办范仕胜等一行四人到脚尧茶生产现场提出改进措施,并在脚尧公司开展了有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茶叶品质明显提升,雷山县茶叶局因此组织了全县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加工技术负责人,在脚尧公司开展集中培训,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专家组组长莫荣桂就茶叶制作工艺流程。
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揉捻、干燥、提香技术环节进行了分析讲解和现场操作示范,指导学员实际操作,认真解答学员提出的疑难问题。生产结束后,通过质量审评、冲泡茶水比确定、分装固定投茶用量,圆满完成了十九大会议用“高山绿茶”任务。
从业30余年,为推动贵州茶产业发展,莫荣桂与贵州茶人孜孜不倦奋斗在一线。2009年,为了迎接2010年在上海召开的世博会,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优选具有浓郁中国元素的茶叶产品代表,莫荣桂力促都匀毛尖茶参选。
此外,莫荣桂还参与了全省地方中字头茶叶之乡的申报,不仅参与论证,而且梳理并补充重要资科,例如:中国贡茶之乡--金沙、中国石阡苔茶之乡--石阡、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纳雍、中国古茶树之乡--普安、中国古茶树之乡--沿河等等。
为贵州茶产业发展殚精竭虑34年,莫荣桂从未停歇,也仍将竭尽全力。贵州茶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规律:原料是基础、加工是关键、文化要著名、营销是价值是支撑。
贵州茶叶产量连续10年保持了30%的年均增长速度,茶叶面积达到700万亩,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一;茶叶加工企业(含合作社)从309家发展到4149家,增加了13倍;茶叶产量2.5万吨增加到32.7万吨,增加了13倍;茶叶总产值从6.2亿元增长到361.9亿元,增加了近60倍,年均增长50.5%……
正是像莫荣桂这样一个又一个贵州茶人的不断实践、创新、突破,贵州茶产业才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持续向前、屡创佳绩。莫荣桂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从全省收购标准实物样政策计划指令性管理经济,转变为指导性实物标准样自由买卖市场经济;从市场化条件下规模发展缓慢转变为支柱型产业化跨越式空前大发展。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