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泉州茶业的创新接二连三。
泉州一家茶企试行无人超市;安溪茶企推进物联网建设,实现茶叶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程智能化;爱茶人士几十年研究安溪茶叶香型,并对香型进行科学表述。
□本报记者 谢伟端 实习生 吴萍 唐诗 文/图
茶叶导购员是个机器人
去年,杭州出现的无人零售店“淘咖啡”让人大开眼界,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淘宝”,扫码获得电子入场码,通过闸机,开始购物,向服务员点餐后自动下单,相应款项就已从支付宝账户中扣除。
如今,无人茶叶店也登陆泉州了!近日,在泉州市区,开了这么一家茶叶店,客户自选自购,全程机器人引导,无导购,客户可直接扫码支付,拎货离开,方便快捷。
记者来到这家名为裕园茶七彩体验店的茶店。一进门,一台机器人就跟您打招呼:“小主人,欢迎光临!”据裕园茶业有关负责人尤玉冬介绍,机器人的“眼部”安装了自动扫描系统,只要有人进入,机器人就能自动识别,并致欢迎辞。
店面内有一间自选自购茶舱,站着另外一台名叫“佳木娃”的机器人。佳木娃取代了传统的导购,只要客户一踏进自选自购茶舱,它就自动开启感应模式、导购模式。它总是自行跟在客户身后,客户只要提问,它都会回答。比如,客户问:“这个黄金版多少钱?”佳木娃答:“小主人,这个黄金版一斤1200元,64泡,450克,属于清香型铁观音。”
它能够精准、全面地为客户介绍相关产品知识、茶叶知识,不仅如此,它还能跟客户进行简单的对话。“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答案,我们事先录入,并存储到机器人的芯片里,机器人一接收到客户的提问,就能根据答案作答。” 尤玉冬说,如果客户需要佳木娃提供娱乐,佳木娃也是可以胜任的,比如唱个歌、跳个舞、说个笑话等。
客户可在机器人的引导下在自选自购茶舱门口的自助下单平台购买;也可在机器人提示下扫产品上面的二维码购买,或者直接进入茶企的商城下单购买。客户从挑选产品到下单购买,全程可实现无人工服务。不过,现在顾客买单还全靠自觉,机器人尚无法管控逃单行为,店里仍需安排店员值班。
“茶叶店原来两班倒至少需要4个人,现在只要2个人。”机器人替代了很多原来店员的工作,现在店员主要是现场泡茶让顾客品饮,完成一些机器人无法完成的任务。裕园茶业董事长林南山表示,首家体验店引入机器人导购后,将试运行一段时间,技术成熟后,这种模式将向其他门店推广。
从生产到销售全程智能化
近日,安溪举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农业物联网项目启动,项目借助现代通信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实现举源茶树生长环境实时监测,加工智能化管理、产品可追溯管理、线上线下多渠道经营。
据公司负责人刘金龙介绍,项目包括几个部分。
建设茶园及生产、加工全程可视化监控系统。在茶园及初制、精制加工车间安装高清摄像头,实时可视化监测各项农事活动及加工情况,做到全程可视化监管。
建设茶园环境监测网络。采用自动气象站和土壤温湿度在线监测仪监测茶园小气候和土壤温湿度,具体内容包括自动气象站和土壤温湿度在线监测仪布设、传输网络搭建、接收平台建设、数据库建设。“通过长期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对一些突发情况进行预判和干预。”刘金龙说,比如2016年冬天非常严寒,茶叶生长缓慢,直接影响2017年的春茶品质。以后有了监控数据分析,“我们就可以在开春给茶园追肥,促进茶叶生长。”
产品可追溯系统建设。公司以前已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建有自己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在此基础上,将通过平台建设实现追溯可视化,并将产品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监管。
通过建立大数据中心,将可视化管理系统、生产智能化管理系统、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成果展示中心、电子商务等进行整合。与相应的技术公司合作通过扫码技术,以二维、三维码为入口,通过扫码即可进入数据中心了解各项数据。并预留相应端口连接各政府相关监管平台,并与科研院校、实验室对接。“通过与高校对接,对数据进行研究,就能总结出科学的茶园管理模式。”刘金龙说,而对市场的数据进行分析,就能生产出消费者喜欢的口感的铁观音。
记者了解到,举源并不是安溪第一引入物联网的企业。国心茶业于2015年就植入并运行了安溪首个智能物联网茶园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在茶园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监控茶园上空的大气压力、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光照辐射总量,以及茶树生长情况。其中,每单位面积茶园植入的设备含四通道太阳能无线采集器、土壤温度及水分传感器、太阳光照强度传感器、土壤pH值传感器、土壤EC浓度传感器、叶绿素长势监测传感器、太阳能工业现场拍照系统(配太阳能)、五要素自动气象站系统(配太阳能)(包括:风速、风向传感器、空气温度、湿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50瓦太阳能供电系统。通过这些设备,针对茶树成长过程中影响茶叶质量的关键因素,应用Seabo智能精准农业信息系统,实时监测茶树成长过程中的土壤状态、茶叶生长环节的空气质量及空气温湿度、茶树生长期的光照强度等影响茶叶质量的重要元素,给专业茶叶种植人员提供详细的监测参数,帮助他们及时控制各项元素,培育优质茶叶,进一步提高茶叶的质量。
科学研究提升茶叶软实力
近日,泉州市、安溪县老科协人员到晋江建设茶行调研。据了解,该茶行负责人连建设为破解铁观音密码基因,踏访安溪茶山,采集了许多茶山的岩石、土壤标本,研究其品性;深入行业几十年,日复一日与茶沟通,终有所得,并登上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授课。
连建设对安溪茶的香型研究颇深。据研究,茶叶香气是300种以上的香气化学成分含量比例不同的综合表现。香气化学成分有其不同属性,如属嫩叶清香型的顺-3-己烯-1-醇及其酯类;清雅花香型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玫瑰花香型的香叶醇、2-苯乙醇;茉莉花香型的茉莉酮、茉莉酮酸甲酯类、B-紫罗酮及其他紫罗酮化合物;果香型的茉莉内酯及其他内酯类、茶螺烯酮;木香型的雪松醇、4-乙烯基酚;烘焙香型的吡嗪类、吡咯类、吡喃类等。安溪铁观音香气似甜清柔美的橙花香气,带有像玫瑰、铃兰和苹果花的气息。也由于观音茶的氨基酸含量高,茶汤鲜爽带香或鲜爽带酸或鲜爽带甜,而且使其在韵味的体验上表现出更加鲜爽隽滑,味感鲜醇回甘,音韵显。
据他研究,茶树品种对品质的作用和影响较为稳定、明显,由于不同的茶树品种具有各自遗传特性,各有其新陈代谢类型,因而构成了不同的生理生化特性,所以在品种的适制性与品质特色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适制铁观音的铁观音制得茶叶具有爽快的栀子花香,毛蟹品种制得的茶叶具清花香,黄旦品种制得的茶叶具有幽雅水蜜桃香气。通常,不同铁观音均有不同的香气,正因为这些香气的微小区别形成了品种香气特征。因此,茶树品种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内因。品种不同,茶叶的品质也不同。因此,茶叶“风韵”的实质是“品种优质茶”的风格,“音韵”实质就是铁观音品种的香味特征。是铁观音的独具的品质风格,即使黄旦具有“透天香”,技术再高超,也无法制得铁观音香味特征,即所谓的“音韵”。
安溪老科协专家认为,连建设的研究为铁观音的创新开发注入了软科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