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茶业资讯  |  绿茶企业  |  供求信息  |  展会信息  |  机械茶具  |  茶与健康  |  茶艺茶道  |  绿茶产地 |  广告服务 
信息快递
 
    茶与健康     
    行业标准     
    茶艺茶道     
    绿茶产地     
    展会信息     
    茶业资讯     


采访中国茶企:走“民茶”路线就对了

来源:中国绿茶网     发布时间:2017-5-2 9:56:03   阅读:1192

 
  受访者: 马哲峰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创办人,国家高级评茶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茶叶商会副秘书长。

 

记者:在茶行业中,为什么大家都称您“马老师”?请介绍一下您的习茶经历。

  马哲峰:我大学毕业后,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原来的专业是红酒,后来改习茶学。我钟爱茶学,很庆幸当年一头扎进这个领域。我有18年的从教经历,连续13年到茶区实地考察,连续4年在国内举办近百场公益讲座,其中有30余场专门面向高校。

  记者:您每年都行程近万里到茶山考察,有人觉得考察是游山玩水,很逍遥;有人认为太辛苦。您怎么看?

  马哲峰:千年以前的茶圣陆羽,历数十年之功,行走全国茶区,铸就一部不朽的《茶经》。而今,我们只不过是追慕先贤的风范,见贤思齐。茶山行走,唯有亲历过才能知其苦、知其乐!

  我曾对朋友说茶区之行是“表面风光,内心沧桑”。但是这个考察很有价值,茶山走得越多,对书上的文字也懂得越真切。行愈远,知愈深,心愈静。

  记者:近些年,很多茶农、茶商对行业前景信心不足,您怎么看?

  马哲峰:回顾1985年~2015年,茶行业以名优茶为代表,定位于“商政礼节茶”,茶叶市场一路狂飙突进,直到2015年戛然而止。“八条禁令”对公款消费可谓当头棒喝!此种情况下,茶行业此前的营销模式必须改变。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都面临着剧烈的变革。

  茶叶终归是一种农副产品,要回归到农副产品的本质。这几年,我们已经看到,各大茶类代表性名茶核心产地,高端茶的供应价格回落,渐渐回归正常轨道。

  记者:电商平台已经成为日用品销售新渠道。茶叶可能借助这个平台做好吗?

  马哲峰:“互联网+”的提法非常热,但茶行业这几年真正在互联网上做得好的很少,无论是线上的网店还是线下的实体店,都一样面临高投入低回报的问题。

  长久以来,茶行业的供应链都过长,从茶农到茶厂,从总代到分销,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价码被层层推高,愈发失去竞争力。因此,流通领域的大洗牌不可避免。凡是不符合经济规则的部分,都将被无情地清洗。

  中国茶叶学会提出的“民茶”概念应该引起茶叶生产企业的注意,性价比高,适合大众消费才是未来趋势。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在当下资讯、交通高度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企图靠资讯不透明赚取差价、闷声发大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记者:茶行业如何转型?您心中有更清晰的路径吗?

  马哲峰:当下的中国茶企,无论大小都挤在狭小的“审美驱动型”消费市场领域里进行白热化的竞争,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状态。这种“审美驱动型”消费,自古以来由文人士大夫阶层引领,只能为一小部分企业提供市场,绝大多数的茶企应该走上“健康驱动型”的大众消费市场,转变为“民茶”消费市场路线。

  记者:现在的学生对茶是什么态度?

  马哲峰:在高校巡讲中,我们看到了茶文化星火燎原的希望!学生们对茶看得更接近本质:你需要健康,一杯茶给予你健康!你需要审美,一杯茶开启你的茶生活方式。记者 刘永生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申请   

羊岩勾情 日照茶网 黄页网 聚养网

Copyright © 2006-2008 WWW.CNLV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山东东方太阳律师事务所  电话:0633-8922114、13863387797
Email:rz96114@163.com    鲁ICP备10016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