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文化的守望者——王东
来源:中国绿茶网 发布时间:2016-7-25 15:48:18 阅读:3600
43岁的王东对宋代茶文化有着独特的感情,开始茶文化研究传承之路以来,他把所有的心血都投在了痴迷的茶文化身上。7年多来,他不断钻研历史,查阅古书,结合开封底蕴深厚的宋文化,研制出了研膏蒸青团茶,他本人也荣获多项茶艺传承、竞技的大奖项。为回馈家乡,他更是义务开办茶文化学习班,目前经他培训的学员过千人,有数十人学会了他研究复原的宋代七汤点茶法。
想要挖掘更具开封特色的宋文化
7年前,由于当时的工作性质,王东时常跟随领导到外地市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在他每次出差的行囊中,总是要带上具有开封特色的汴绣、木版年画等,把这些开封元素作为馈赠佳品送给外商。但王东时常有这样一个困惑:“开封历史文化悠久,以宋文化为主要代表的,除了汴绣和木版年画,能不能再挖掘出一些更具开封特色的宋文化呢?能不能拿出一些更让外地人眼前一亮的开封特色的东西呢?”
为了解答自己的困惑,王东开始了钻研之路。很快,他找到了开封与宋代这间隔千年的时空中的一个切入点:茶。没错,开封的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茶叶店遍地,走进一户人家,随手冲泡的便是茶叶,就连家中的老父亲也是一个喝茶多年的老开封。在翻阅古书时,王东更是格外注意到了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宋代的皇帝、大文学家能够花费心血倾力著作一本关于茶的专著,可见当时茶文化的盛行。随后,王东注意到,欧阳修、陆游等人多次写诗对茶进行赞扬,这更坚定了他钻研宋代茶文化的决心。
“宋代的开封没有茶树,但茶文化却如此盛行,这其中不能小觑贡茶的力量。”在研究茶文化的路上,贡茶成了王东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为了弄明白北宋时期贡茶的茶产地、茶的研制方法,他多次南下福建省建瓯市,在那里,他找到了北宋贡茶的产地,结识了不少资深的茶农、茶艺师,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茶基地。
尽量再现宋代点茶文化的精髓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想要挖掘宋代顶级的茶文化,就要扎扎实实去做,不能说百分之百还原,但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尽量向当时的盛况靠拢。”王东说,在宋代茶文化的研究之路上,他更希望传承的不仅仅是茶文化,而且还要传承宋代茶技艺,即点茶技艺。
在传承宋代茶文化的过程中,王东翻阅宋徽宗的《大观茶论》等著作,仔细研究了宋徽宗的七汤点茶法,并对这种点茶技艺进行钻研。其间,他的研究之路可谓不止一次遇到瓶颈和难以解决的问题,王东说,《大观茶论》中宋徽宗七汤点茶法所用的茶粉,从茶叶的种植、培育、采摘、运输、研磨等耗费万余人,资金上的损耗更大,而他当时只有区区5个人,在人力上的投入肯定达不到当时的盛况,虽然人少,但个个都是精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手里的活儿却一点也不马虎。在钻研宋徽宗的七汤点茶法时,他的要求就是尽快靠拢和还原,力争在形式上靠拢、技艺上靠近,尽最大力量去再现宋代茶文化的精髓。
功夫不负有心人,宋徽宗的七汤点茶法在王东手里再现了。深褐色的茶粉,在他的手里经过每一热汤的点注和击拂后,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汤纹,最后变成白色的茶汤,茶汤上可写字、作画,而茶汤的质感、口感更让人惊艳,这便是宋代茶文化中的点茶、分茶技艺。
传承宋代茶文化让家乡人受益
为更好地回馈家乡,让宋代茶文化在开封更好地传承,2015年,身为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的王东在开封文化客厅开办了宋代茶文化体验馆。走进他的宋代茶文化体验馆,各类茶文化创意品让人眼前一亮。如今,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宋代茶文化的研究者了,用宋词结合现代茶艺,他创作出了《中华茶艺操》,让学员在学习操练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宋代泡茶的技艺,同时,他也通过开设公益茶文化课堂,向家乡父老讲授宋代茶文化。
7月13日,记者来到王东的宋代茶文化体验馆采访时,他开办的公益茶文化讲堂上坐满了前来学习的学员。其间,仍不断有市民或是学生前来报名学习,前来参观的省内外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不少游人在他参与设计的茶文化创意品前驻足。王东介绍,经他培训的茶文化学员已经超过千人,能够精准掌握点茶、分茶技艺的学员也有数十个,他培训的学员在参加2015年中华茶奥会时更是包揽所有大奖项,他本人在参加第二届中国世界功夫茶大赛中荣获金奖。现在,王东的宋代茶文化体验馆已被农业部命名为“十佳优秀人才”培养基地。
“宋代茶文化首先应该在开封范围内盛行开来,这种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只有做精做准,才能让这种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为了家乡茶文化发展得更好,我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好这份有意义的传承事业。”王东说,在持续做好宋代茶文化传承的公益讲堂的基础上,眼下他最重要的是要加大对学员的培训力度,为10月即将在我市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奉献一分力量。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