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茶业资讯  |  绿茶企业  |  供求信息  |  展会信息  |  机械茶具  |  茶与健康  |  茶艺茶道  |  绿茶产地 |  广告服务 
信息快递
 
    茶与健康     
    行业标准     
    茶艺茶道     
    绿茶产地     
    展会信息     
    茶业资讯     


福建建立茶叶保险财政补偿保费机制

来源:中国绿茶网     发布时间:2014-1-27 10:01:52   阅读:646

      茶叶是福建省农业的支柱产业,以安溪为例,2012年茶叶生产面积超过60万亩,涉及农户约20万户,茶叶产值达70亿元。但是茶叶生产风险大,靠天吃饭,霜冻和冰雹是茶叶生产面临的最大风险。福建省人大代表陈海基、邹秀红和蔡萌芽近日在福建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联名提出建议,在福建省建立茶叶保险财政补偿保费机制,以提高茶农的抗风险能力,助力茶农融资扩大规模。
  茶叶经济产业链的基础是茶叶的生产,茶叶的生产、商贸流通和相关产业仅在泉州一市就形成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产业链。但在2012年,泉州地区就曾经出现过极端天气引起茶园大面积受损、部分茶农减产甚至绝收的灾害。
  中国人民银行等12部委在2012年联合发布的总体方案中,明确要求“扩大农业保险、涉农保险及农村人身保险的覆盖面……创新发展森林综合保险、茶叶种植保险”。而现实情况是,除部分品牌茶企生产基地的茶园投保外,绝大多数茶园尚未投保。导致茶园投保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茶农风险意识不强,二是茶叶生产分散使得保险公司经营成本很高。
  陈海基等代表认为,建立茶叶保险财政补偿保费机制可以提高茶农的抗风险能力,稳定茶叶生产。当茶叶生产过程中发生因保险事故造成的损失时,农户可以利用获得的补偿款,较快进行灾后恢复生产,提高茶叶生产的抗风险能力,改变传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

  此外,茶农融资难是阻碍茶叶生产扩大和升级的主要障碍之一,而茶园林权抵押贷款这种融资方式又需要银行评估茶园的价值。银行在评估茶园时最基本的假设就是茶园能够持续稳定生产。此时,茶叶保险便能较好地解决茶园生产过程面临的风险,有利于茶农融资。
  因此,陈海基等代表建议,应参照福建省已经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茶叶保险财政补偿保费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省、市、县三级财政各承担10%。同时建立以县农果局或各乡镇、村为单位统一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操作模式,由茶农承担保费的70%。记者吴亚东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申请   

羊岩勾情 日照茶网 黄页网 聚养网

Copyright © 2006-2008 WWW.CNLV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山东东方太阳律师事务所  电话:0633-8922114、13863387797
Email:rz96114@163.com    鲁ICP备10016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