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鐘悠揚,鼓瑟齊鳴,旗幡迎風飄動。來自海峽兩岸的108位茶農、茶商、茶人代表,16日在福建武夷山下迎著微風細雨,向中華茶祖神農獻上紅、綠、黑、白、黃、烏龍六色茶葉,合十雙手靜默祈福,共同祭祀中華茶祖,祈願海峽兩岸茶事繁榮、茶業興旺。
當日,第六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武夷山開幕。來自台灣、香港、北京等兩岸各地近千家企業,以及包括韓國、印度、東南亞等茶葉主銷區在內的1000多家專業採購商參會。本屆茶博會上共簽約項目62項,總投資金額達154億元人民幣。
兩岸茶商、茶人在共享這次茶業經貿盛事的同時,也不忘飲茶思源。
“如今,大陸和台灣的茶葉,包括茶葉種植和茶葉加工技術,在世界上已經達到頂級水平。”台灣區制茶同業公會理事長許正清說,“但是我們不能因此沾沾自喜,要懂得追本溯源,保持茶葉的本真。”
“阿裡山與武夷山的氣候環境很相近,台灣的茶葉很多都是從福建閩北、閩南地區引進的,我們的茶葉祖宗在這裡。”許正清表示,來到武夷山下祭祀中華茶祖,就是為了“飲茶溯源,才能將茶產業繼續發揚光大。”
秉持著這一理念,來自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台灣制茶同業公會、台灣茶輸出業同業公會、台灣茶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台灣中華茶文化學會的代表,與來自海峽兩岸紅、綠、黑、白、黃、烏龍六大茶類主產區的代表齊聚武夷山中華武夷茶博園內,在身著傳統漢服的司儀引領下,伴著傳統古樂,點燃三炷高香,向神農塑像行三鞠躬禮,誦讀祭文,靜默祈福,表達對茶祖的尊敬。
“祭祀茶祖也提醒了我們茶葉最原始的味道。現在,有很多茶葉種植時都使用農藥,這是我們應該消除的。”許正清認為,接下來兩岸茶葉合作應加強對茶葉衛生安全的把控,替消費者把關。
值得一提的是,祭祀當日適逢世界寬容日。福建南平市副市長楊榮郎表示,祭茶活動正是傳達寬容理念最恰當的方式之一,“茶是最包容的飲料,是沒有地域、沒有民族、沒有性別、沒有年齡之分的飲品,茶文化蘊含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的精神,是建立友誼的最佳橋梁。”(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陳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