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缺素症状 ————————————————————————————————————————
元素 症状
————————————————————————————————————————-
氮素 树势衰退,叶片枯黄无光泽,芽叶细小,大量出现对夹叶,叶质粗硬,叶片提早脱落,开花结实增多。
磷素 新生芽叶黄瘦,不易伸长,老叶呈暗绿色,逐渐失去光泽,进而枯黄,叶子寿命短,根系带黑褐色。
钾素 下部叶片早期衰老,提前脱落,叶焦且表规则地伴有以缺绿症易感染病虫害。
—————————————————————————————————————————
施肥时期
春荼前施催芽肥,2月下旬。
夏茶前追肥,春季结束后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秋茶前追肥,6月下旬至9月中旬期间分期进行。
秋冬季,结合深耕施基肥,在10月一11月送行。
施肥量
幼龄茶园:一年生的幼龄茶园,当年初夏第一次施肥,结合松土,每亩用腐熟人粪尿50kg一100kg(或尿素2kg~3kg)兑水稀释后浇施,夏秋季再追肥1次~2次。第二年开始每年分春夏秋三季施追肥3次一5次,用量应随树龄增长逐年增加。
生产茶园:施肥量一般按产量确定,每生产100kg干茶应施纯氮70kg~80kg,N、P、K肥按3:1:1比例配施,其中基肥施肥量占总量的6096以上。
施肥方法
根际施肥:在树冠下行间15cm—20cm深条沟,施入肥料后覆土。
根外追肥:宜选阴天,多云天气或傍晚进行,在树冠叶正反面均匀喷洒。
茶树修剪
定型修剪
定型修剪的对象是幼龄茶树和台刈茶园,第一次定型修剪,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在离地15cm一20cm处用整枝剪剪去主枝;第二次定型修剪在栽后第二年3月上旬进行,在离地30cm一35cm或在上年剪口上提高10cm一15cm处用篱剪修剪;第三次定型修剪在定植后第三年春茶采摘后,离地45cm一50cm用篱剪或修剪机修剪。
轻修剪
轻修剪的对象是成龄茶园。可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以春茶采摘后进行为宜,一般剪去冠面3cm一5cm的枝叶,阳坡茶园可在秋末冬初进行。
深修剪
春茶采后剪去树冠面以下10cm一15cm的细弱枝叶层,更新树冠,重新培育有效枝条.剪后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实行留叶轻采。
重修剪
用整枝剪或重修剪机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的枝条剪1/2或1/3,重新培育树冠,宜在春茶或早春后进行。
台刈
用台刈铗或锋利柴刀将衰老茶树地上部枝条在离地5cm左右处全部刈去,重新全面塑造树冠,宜在早春或春茶后进行。
茶树病虫害防治
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加强预测预报,做好防治工作,一是开展以农业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加强肥培,增强抗病虫能力,清除病虫源等有效措施。二是开展优化防治,做到科学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三是积极保护天敌,应用和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农药使用要求 按GB4285和GB8321.1、GB8321.2、GB8321.3、GB8321.4、GB8321.5的规定执行,各种农药均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要求。
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间隔期内不得采摘鲜叶。
茶树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
附表A(标准的附录)
病虫害防治
A1 防治虫害
A1。 1 茶小绿叶蝉
成、若虫均用刺吸口器吸食芽叶汁液,雌成虫嫩梢内产卵,破坏输导组织。受害芽叶沿叶缘变黄,叶脉变红,叶片卷曲粗老;严重时,芽叶、叶缘红褐焦枯,芽叶生长停滞,甚至全叶焦枯脱落。
防治方法:a、清除茶园杂草,及时分批采摘鲜叶;b、从冬季成虫越冬至次年春季产卵前,用50%马拉松或50%乐果兑水1000倍液喷射压低虫口密度;c、茶树生长季节小绿叶蝉未出现高峰期时,用25%扑虱灵兑水700倍一1000倍、10%蚜虱净兑水1500倍一2500倍、30%灭杀灵兑水2000倍喷杀。
A1.2 螨类
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和茶短须螨。
茶橙瘿螨。主要为害成叶和幼嫩芽叶,老叶亦为害。被害叶片黄绿色,主脉红褐色,叶背有黑色细斑纹,芽叶萎缩,严重时枝叶干枯呈铜红色,状如火烧,后期大量落叶。
茶叶瘿螨。主要为害老叶、成叶、嫩叶亦为害。初期有灰白色尘末状粉散去,后期呈紫铜色,叶质变脆易碎,沿中肋向上卷曲,最后全叶干枯脱落。
茶短须螨。主要为害老叶和成叶,嫩叶亦为害。被害叶主脉变褐色,叶背有较多的紫褐色突起斑,后期叶柄霉变引起落叶,形成光杆。
防治方法是:a、分期分批及时采茶;b、结合茶园的秋冬深耕施肥,清除枯枝落叶,堆沤烧毁,并用波美0.3。一0.5。石硫合剂喷射封园;c、对阴蔽茶园,适当疏阴蔽枝和无效枝,改善茶园小气候;d、用2.5%天王星乳油兑水1500倍~2000倍、1.8%虫螨光兑水1500倍一2000倍喷杀。
A1。 3 蚧类
若虫和雌成虫常年附着茶树枝叶上,用针状口器吸取茶树叶液,使树势衰弱,叶片脱落,枝干枯死。主要有长白蚧、红蜡蚧、角蜡蚧等。
防治方法:a、加强茶园肥培管理;b、掌握在幼龄若虫进行药剂防治,可用马拉松、乐果1000倍液,或敌敌畏1500倍液或2.5%扑虱灵500倍一700倍液喷杀,最好连续喷药二次,二次间隔15天一20天,秋茶结束后(10月一11月)可喷射l0倍松脂合剂,或用波美0.3。一0.5。石硫剂封园。
A1.4 黑刺粉虱
幼虫于叶背吸取茶树叶液,分泌物能诱致煤病产生,使叶片枯死脱落。
防治方法:a、加强茶园管理,结合修剪、松土、中耕除草,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b、幼龄幼虫发生盛期及时喷药防治,可用90%敌百主、50%乐螟松1000倍、80%敌敌畏1500倍或2.5%扑虱灵、2.5%天王星1000倍液喷施,喷药时注意喷透叶背,秋茶结束后,可用0.3。一0.5。波美石硫合剂封园。
A1.5 茶尺蠖
幼虫咬食叶片,夏秋茶期为害较严重。
防治方法:a、抓住1—2龄(背上未出现倒“八”字形前)幼虫时喷射菊脂类农药6000涪一8000倍液,敌敌畏1500倍一20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b、在发生严重的地区和年份,冬季可进行人工挖蛹。
A1.6 蛾类(茶细蛾、扁刺蛾)
幼虫吐丝卷结叶片,藏于苞虫为害,阻碍芽叶生长,为害严重时使杀蓬红褐焦枯。
防治方法:a、在冬季清园修剪时剪除虫苞,将剪下来的枝叶集中烧毁并适时采摘有虫芭的芽叶;b、幼虫期间用50%敌敌畏或90%敌百虫兑水1000倍或25%快杀灵兑水2000倍喷射;c、保护小黄峰等自然天敌。
A2 防治病害
A2.1 茶根结线虫病
该病是由线虫所引起的。主要发生在茶苗和3年一4年生以下的幼龄茶树根部。茶苗根部色泽变深,形成象油莱籽或蚕豆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无须根,末端比前端粗,植株发黄,矮小,生长衰弱。
防治方法是:a、严格检疫,选用无病壮苗;b、进行土壤消毒,并用腐熟的牛猪栏粪作基肥;c、深耕土壤;d、将扦插茶苗的苗床地提前20天用80%溴氖炳烷乳剂2kg—3kg兑水1000倍或用1:20茶枯水淋施。 A2.2 茶煤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叶部病害,先在叶片表面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霉层,并扩大至全叶及小枝和茎杆上。
防治方法是:a、适时修剪,加强肥培管理,增强树势;b、发病初期用0.6%一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喷射;c、加强对蚧粉虱和蚜虫女等虫害的防治;d、和亚胺硫磷或马拉松或三溴磷或乐果兑水10D0倍或用敌敌畏兑水1500倍液喷射,每隔10天~20天喷一次,连续喷2次~3次。
A2.3 茶白星病
该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成叶和嫩叶,先在叶片上产生园形褐色小斑,中央凹陷呈灰白色,边缘暗褐色或紫褐色,后合并成不规则形大斑。叶柄发病可引叶片脱落,新梢发病病斑可扩展到茎的全部,上面有时散生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是:2、加强肥培管理,避免采摘过度,提高树体抗病力;b、发病较重的茶园应在病在发生前用甲基托布津兑水800倍喷射。
A2.4 茶赤叶斑病
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病害多由叶尖或边缘开始发生,逐渐向里蔓延,发病初期病斑成淡褐色,以后变成赤褐色。高温条件下利于此病发生。
防治方法:a、夏季灌溉抗旱、加强培育、改良土壤,增强茶树根第的吸水率;b、采茶期间喷射40倍灭菌丹液进行防治,在停采期间可采用0.6%一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