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合作社、利用因特网、建立经纪人队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多措并举架起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使该镇的绿茶、生态蔬菜等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的市场,提高了农民收入。
合作社,让农民和市场零距离
利农等茶叶专业合作社和社员之间签订收购合同,以保护价收购社员产品,同时社员必须按照合作社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即“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
每年1~5月份,来自江苏、黑龙江等地的商家纷纷来到相家官庄驻村收购西红柿。该村成立了富民农业专业合作社,重点进行西红柿生产,目前拥有西红柿大棚160余个,是全市最大的西红柿生产基地之一。合作社的社员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合作共享,并安排专人外出开拓市场,目前该村的西红柿全部在家门口销售一空,销售额超过600万。
该镇目前成立各类合作社8家,涵盖了绿茶、蔬菜、畜牧养殖等各大产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生产模式,将1000多农户带入了市场,让农民的收入大幅增长。
网络,让农民融入市场
今年8月,大宅可村民孙祖锋在网上接到莒县20万株小龙柏的订单,他仅仅点了点鼠标,打了几个电话,就谈成了一笔生意,轻松赚到了3万多元。该村是绿色苗木生产专业村,村民将苗木信息发到了中国农业网、青青苗圃网等网站上,鼠标一点,面向的是整个中国的市场,村民在家里就可以进行调度。
网络已经成为南湖镇农民获取外界商业信息、推销农产品的重要渠道。北叶青、太极等厂家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将南湖镇万亩茶园、无公害生产的流程、产品特色在网上进行推介,并通过网络直接接收订单。该镇“水果”地瓜、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都实现了网上销售。
做经纪人,农民学会驾驭市场
南湖镇特色农产品丰富,外边的商家想进来,镇内的产品想走出去,各村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就做起了经纪人。王家官庄的王衍进是养殖大户,家中养猪160余头,而王衍进从来不用出去找销路。在该村生猪销售经纪人的介绍下,大型肉联厂会直接派人上门收购,而且高于市场价格,实现养殖户、经纪人、厂家“三赢”。目前,该镇在苗木、地瓜、苹果等各个产业都有一定数量的经纪人,他们主动外出开拓市场,形成稳定客源,活跃了市场,同时也打出了南湖镇的品牌。
随着该镇农民市场意识的增强,通过市场“淘金”的能力逐步提高,形成了以生态“茶、果、蛋、奶”为核心的“三优”品牌农业,鼓起了农民的腰包。(记者 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