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促中国茶产业跨越式发展
来源:在线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09-11-20 16:08:24 阅读:473
记2009北京·世界茶业论坛暨中国茶乡发展论坛
| 茶饮料、抹茶冰激凌、抹茶蛋糕食品、茶香皂、茶沐浴露、茶枕头、抹茶香肠、茶腌菜……日本茶叶年产量约9万吨,但茶产品人均年消费量约为1500克,是中国的近4倍。对此,我们除了惊愕就只能是无奈。因为谁都清楚,茶在中国还只是个低产值的“喝”物。可面对世界茶叶科技创新,多年传统粗放经营的中国茶产业该何去何从? 我国是世界主要产茶大国。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中国茶园总面积已达160万公顷,稳居世界第一。然而平均单产量却只相当于世界的63%和印度的47%。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每年春茶热热闹闹上市后,冬茶市场的冷冷清清。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在茶叶资源利用和综合深加工开发上的相对落后不仅严重制约茶叶市场的深层发展,更阻碍了茶叶品种、品牌、品质的做大做强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今天,全球茶产业正朝着产品的多样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新世纪人们对茶叶的消费是方便、健康、多样化和经济。尤其应将方便和健康放在首要考虑点。在未来的10至15年内,传统的茶叶在国内市场上仍占主要地位,但新颖的更为方便的方式(如罐装饮料、浓缩茶、冰茶、加香饮料)以及果味茶、药茶、保健茶等多种产品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对此,中国茶业界已经明确意识到:只有科技创新才可提升中国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多以初级原料性产品为主的低附加值形象,推动中国茶产业跨越式发展,更可以实现我国茶农经济收入的高增长。近年,中国各产茶省市政府、广大茶企、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在茶叶企业现代化经营,建立茶业的标准化生产、成本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茶业规模化和机械化经营水平,加强茶叶加工业的技术改造,树立“品牌”和“商标”观念,加快产业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更在生物茶树育种,无公害化、工业化茶园管理,茶产品的保健与食品深加工以及茶叶品牌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目前,广大茶企依旧为“企业规模小、实力差、粗放式经营、经济效益低”的行业现状深深困扰,更急需寻找一条科技创新致富之路,一个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科技信息的高效平台。 作为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重要活动,北京·世界茶业论坛暨中国茶乡发展论坛举办五届来始终将搭建中国与世界茶业前沿沟通平台,服务中国茶产业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面对全球茶业科技创新的浪潮和趋势,打造中国特色、高品质、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的茶产业同样是我们的愿景。 2009北京·世界茶业论坛暨中国茶乡发展论坛在洞察世界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将“依托科技创新,提升中国茶产业”作为本届论坛的主题。论坛在坚持高规格———商务部外贸发展局、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三利广告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同时,邀请国内外茶科技创新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以科技创新推动市场,带动发展,促进茶叶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带动茶产业延伸及深加工为内容,从生产、经营、加工、营销等环节共同探讨中国茶业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展之路。并通过新闻发布、论文集、科技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呈现中国茶业界科技创新成果。对于蓄势而发的中国产茶业这是一届务实和收获的论坛。 面对未来,中国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之翼!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