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也有一些茶叶品牌,如竹叶青的“论道”、铁观音的“八马”、普洱的“大益”等,但是这些品牌市场占有率总体还不高,那么,国内茶企是否能形成全国性的品牌?茶叶企业在针对消费者的营销上,应如何做?让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看茶叶的品类,还是看重企业的品牌?
误区:品类凌乱
本文发表于博锐管理在线|www.boraid.com|25 一直以来,大部分创业的老板,很少有做企业就是做品牌的意识。有的甚至认为企业有产品、有名称,就是品牌啦。一些企业甚至山寨或傍靠、仿冒,而且乐此不疲,甚至洋洋得意。
目前茶业品牌化的整合与演绎存在或多或少的系统化问题,比如,对企业、产品的品牌构建存在误区或者说没有真正去演绎企业品牌的核心内涵以及核心茶叶品牌。大多只是在做茶,为茶而做茶,而不是为品牌而做茶。
大益在茶品牌文化传播上,还是有一定深度的,值得当前其他品牌的借鉴。至于龙井就没有这个意识啦。
很多茶叶不是不成其品牌,而是在品牌营销上缺乏系统、延续的推广、传播、维护。
瓶颈:定位错失
很多企业,在形象的传播上认识不够,导致对企业形象的传播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往往在企业形象的传播上,陷入凌乱、分散、点滴状态,这样,很容易使本来有限的传播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充分利用,导致传播资源和传播成本的浪费。
要打造品牌,就必须对自身想创办的企业,进行充分定位。如何定位?定位包括那些因素?一般品牌定位包括名称、理念、视觉、行业、目标、渠道等。品牌名称关乎品牌理念的延伸和提炼。品牌理念的提炼,关乎视觉系统的形成,这些基本元素的确定,关乎品牌传播的延伸和拓展。
品牌传播,是广告宣传的过程,是提升企业形象的经济投入的过程,是无形资产增值的过程。品牌传播是指通过报刊、影视、音听、户外、网络等媒介载体,借助软硬广告、新闻事件、舆论导向等传播手段,把企业的产品和企业的品牌传递给受众,以品牌诉求为核心信息流的言行。
在传播企业形象的运作过程中,需要对企业形象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定位,对企业形象的传播进行合理规划,实现有限资源的整合效应,充分利用传播成本,实现成本最小化、传播效应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