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出售的茶叶,可通过登记在册的档案,查出茶叶采自哪个山头——这种控制产品质量的可追溯制度,如今正逐步导入整个铁观音产业。据了解,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最近被农业部列为首家中国乌龙茶可追溯项目单位。目前,还有理想、日春、茗山等一批泉州茶企着手试行可追溯制度。
同时,当地还试行茶农交易茶叶实名制,将其作为茶叶在经营环节上的可追溯内容。这项新制度,要求茶农在卖茶时提供个人信息并登记,这样,卖茶的人就要对各自卖出的茶叶负责,以杜绝假冒或者质量不合格的茶叶流入市场。据了解,安溪中国茶都茶叶交易市场已被选作试点,试行实名制。这个市场常年茶叶交易量大,是安溪县现有茶农交易茶叶的最大集散地。
质量追溯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之一。它能为企业落实质量责任制提供可靠的依据,分析出产品质量的潜在缺陷,以便对造成缺陷的不稳定技术因素、人为因素或管理因素加以调控,以提高产品质量。今年6月起,当地铁观音产业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开始有步骤地导入可追溯制度。
茶叶实名交易
赶早来到茶都交易大厅的茶农们,发现在大厅电子过秤处,有着装整齐的工商人员,要求茶农出示身份证登记个人信息。
有人不解。工商人员解释说,现在实行新制度,要求卖茶的人对各自卖出的茶叶负责,“让大家负起责任,就要把大家的身份信息、交易情况记入台账。”
于是,人群排起队,一边把茶叶过秤登记,一边让工商人员登记个人信息、交易量、单价等。
这是6月15日安溪茶农入市交易的情景。
当天,335名茶农成为这项新举措的第一批实践者。从这天起,每天都有数百名入市茶农自觉登记。
这项新措施的用意很明显——如果买茶人出具充足证据,证明茶叶存在质量问题,那么,经一定程序,工商执法人员就会找到卖茶者查证,追究相应责任。
来自汕头的一名茶商说,实名制改变了千百年来茶农的卖茶习惯,对中国茶叶交易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记者了解到,实名制将逐步完善。例如,在交易台账的生成上,有关部门打算开发软件,使交易凭证在制单时,能一次性生成交易信息,并形成原始记录。在中国茶都市场,现在10分钟就可完成5项检测,就是不懂茶的外行也可自行放心买茶。安溪县工商局在茶都设立茶叶质量检测中心,买茶者向茶农购买茶叶前,可先请该中心检测茶样,检测报告双方各持一份,中心备案一份,日后若有争议,可作为证据。